在鲁南化工,基层党支部不仅是凝聚党员的战斗堡垒,更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“红色引擎”。今年以来,鲁南化工各党支部紧扣“监督+创效”双轮驱动模式,将党建深度融入中心工作,通过精准监督交出了一份亮眼“成绩单”——第一季度累计创效超百万元,以实践印证了“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”的深刻内涵。
“监督不是挑刺,而是为生产系上‘安全带’。”净化车间党支部书记何冰道出工作心得。该支部以问题为导向,建立“清单式监督”机制,对工艺指标、能耗管理、备件使用等关键环节动态跟踪,通过“日统计、周分析、月考核”,推动降本措施落地,一季度,车间累计创效27.70万元。
“除了看得见的真金白银,监督还带来软效益。像我们对液体二氧化碳充装的全流程进行了监督检查和梳理,提出7条改进建议,措施落实后,实现了产品充装全流程规范操作,既确保了安全又杜绝了客户投诉。”净化车间党支部书记何冰自豪地说。
在醇氨事业部,党支部采取“嵌入式”模式,做到安全生产全过程监督、装置区域全覆盖检查,将监督触角延伸至装置“毛细血管”。针对尿素粉末率高的“老大难”问题,支部牵头组建党员攻关小组,通过工艺诊断、设备改造双管齐下,3月31日完成喷头结构优化改造,投用后尿素粉素率大幅下降,现场环境明显改善。
“支部盯问题,党员领任务,效果看得见!”醇氨事业部尿素现场包装岗位操作人员竖起大拇指称赞。
坚持“存量优化、增量跨越”是鲁南化工近年来坚持的发展理念,随着企业的发展,一些老旧装置不再适应安全环保运行要求,逐步退出历史舞台。气化车间党支部的“党员监督哨”另辟蹊径,聚焦报废资产开展“价值再发现”行动。
1月底,车间党支部书记吕志盼和支部纪检委员季思伟、职工代表陈明率先对已经净值为零的停运装置进行现场监督排查,发现部分机泵的附带电机维修后能够作为备用电机使用。3月21日,气化车间党支部再次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监督,吕志盼特地邀请电气车间党支部、仪表车间党支部、技术工程部党支部相关负责人一起到现场“寻宝”,再次对老旧设备“全身体检”。
“我们邀请各专业口的专家一起会诊,就是想要通过拆解重组、修复改造,让‘下岗’的备件重新上岗。哪怕是一个灯泡能用,我们都要捡出来,要一遍遍淘到真正利旧为零。”吕志盼说。
“不管是净化车间的‘清单式监督’,醇氨事业部的‘嵌入式监督’,还是气化车间的‘淘宝式利旧’,鲁南化工用实践揭示了一个朴素道理: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,做强了就是竞争力,做细了就是凝聚力。当‘红色引擎’与‘效益齿轮’精密咬合,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必将愈发澎湃。”鲁南化工党委副书记、董事、纪委书记、工会主席宋锋本说。
2025年,鲁南化工持续坚持党建融入中心工作,提出党支部“333”工作思路。通过抓牢安全教育、党风廉政、信访稳定“三大重点”,用好中层干部考核、党支部工作考核、党员考核“三项考核”,做实工作成效提升、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提升、党支部书记履职尽责能力提升“三大亮点”,真正用党建工作的科学化、制度化、规范化,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开展基础扎实、规范有序、卓有成效。
接下来,鲁南化工也将推广好“监督创效”典型案例,建立“党建+创效”量化考核体系,让党旗在提质增效一线高高飘扬。